2025年3月18日,由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与大湾区商学院联合主办的“智汇华职·新技术国际论坛”第一讲在江门校区启超书院博雅讲演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中美新能源龙头争霸(上)——比亚迪篇”为主题,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行业专家及大湾区青年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沿趋势与未来机遇。

“智汇华职·新技术国际论坛”活动现场
聚焦产业前沿,共话新能源未来
活动伊始,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副校长孙虎致开幕辞。他表示,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其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值得深入剖析。而“智汇华职·新技术国际论坛”系列讲座作为大湾区商学院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实践,始终锚定产业需求坐标,旨在以学界与业界的深度对话,培育兼具全球视野、技术前瞻性与商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他寄语在场师生,希望讲座成为青年学子洞察产业变革的窗口,在技术迭代与中国智造的浪潮中锚定职业方向,以专业素养回应时代需求,为新能源行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副校长孙虎开场致辞
深度解析比亚迪:从技术突围到全球布局
作为主讲嘉宾,邹瀚逸先生以“中美新能源龙头争霸”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比亚迪从电池代工到全球新能源巨头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他指出,比亚迪的崛起始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深耕——从刀片电池、CTB车身一体化技术到e平台3.0的迭代升级,其自研成果不仅实现了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飞跃,更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的桎梏。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比亚迪展现出强大的精密制造实力:疫情期间,其调动12个事业部的3000余名工程师,仅用7天便研发出全自制零部件的口罩生产线,日产峰值突破1亿只,以“中国速度”印证了企业的工业化底蕴。

邹瀚逸先生讲座分享现场照
与此同时,比亚迪加速全球化布局,通过泰国、巴西及匈牙利工厂的落地,深入欧美、东南亚等核心市场,2025年海外出口销量预计突破80万辆。邹瀚逸先生强调,比亚迪的成长路径不仅是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缩影,更标志着全球新能源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其“技术为本、全球联动”的战略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校企联动,共育复合型人才
讲座结束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祝常红为邹瀚逸先生颁发客座教授聘书,通过引入行业专家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此举旨在将新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动态与实战经验融入教学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桥梁。
校企联动,共育复合型人才
讲座结束后,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祝常红为邹瀚逸先生颁发客座教授聘书,通过引入行业专家资源,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此举旨在将新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动态与实战经验融入教学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桥梁。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祝常红为邹瀚逸先生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在随后的主题沙龙中,与会嘉宾围绕校企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活动聚焦如何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缩短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差距以及强化“企业导师进课堂”“实践项目融入课程”等机制,以动态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为新能源行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嘉宾与教师面对面主题沙龙活动现场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未来人才
本次讲座通过解析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与技术突破,为青年学子提供了透视新能源产业趋势的窗口,同时以校企联动为纽带,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场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智汇华职 • 新技术国际论坛”为平台,不仅强化了学界与业界的资源互通,更通过案例教学与产业导师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为大湾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未来,学校将持续聚焦前沿技术领域,深化产教协同,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驱动行业变革的中坚力量。

出席嘉宾与领导现场合照留念